快乐为本
——访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迅
在一个晴空万里、天气宜人的下午,《少年科学》杂志的几个小记者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复旦大学采访著名半导体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迅爷爷。
静静的校园,高大的树木整齐地排列着,一片片的草坪上,我们看到许多大学生在看书,在讨论问题。看到他们专注的神态,我们小声地说着话,连脚步也不由地放轻了。到了王迅教授的办公室,他为大家搬来了椅子,热情地回答了我们的各种提问。
67岁的王迅教授,长着淡淡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显得非常和蔼慈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们的采访开始了。
快乐学习
首先,王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他研究的半导体学科,电阻率介于导体(如金属)与非导体(如塑料、木头)之间的材料即为半导体。半导体对电子产品的更新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半导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使用的电视机、收音机、通讯产品中都有半导体电子元件,在科学领域半导体的运用就更多。对一名学生来说,他如果热爱科学,不一定从小就要学习半导体,因为科学的领域很广,专业很多,研究内容也很繁杂,只要把文化知识的基础打扎实,基础内容掌握了,才能在进入大学学习以后做深一步的研究。王教授认为中小学生学习面要广,兴趣要广泛,文科理科都要学好,从小偏科的学生知识面就狭窄,今后从事研究工作就会很吃力。
王迅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现象:每年高考,能被复旦大学录取的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学校里学习的尖子。他们考分高,素质都不错,一般人都认为他们在大学的学习不会有什么问题。事实恰恰相反,进入大学面临的学习内容和所需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懂得大学学习规律的人就会有许多困难。每次测验和考试,都有许多人勉强及格或不及格,不少学生接受不了:我在中学是三好学生,是老师表扬大家学习的榜样,怎么在复旦大学成了差生?再加上周围都是优秀学生,竞争会更激烈,有的学生非常苦恼。如果这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有机会与社会接触,知识面广一些,兴趣爱好再多一些,又善于和人沟通和打交道,那他在大学学习的困难就会少许多。比如,大学学习的课目是解决概念问题,概念搞清楚了,那才能解决问题,才能掌握专业的学习方法。你们从小就当小记者,可以和各类人物打交道,这就非常好。你们的思路会很广,也学会了学校中学习不到的新东西。
快乐科研
有小记者问王迅教授是怎样成为专家学者的,他笑着告诉我们:我考入大学后,著名的谢希德教授是我的导师,她不光教我们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怎样从事科学研究,怎样学会做人。20世纪50年代,国家需要建设,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我们都对科学研究有一种紧迫感,科研小组全力投入工作。虽然家离单位不远,我们也只在节日才回家看望父母。大家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研究搞上去,让祖国早日强盛起来。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建立了先进的实验室,获得了不少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科研成果。看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绩,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了!
王教授说虽然我国的科研水平相比以前已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只是有资格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学术交流,成果还比较零碎,非常创新的东西很少。发展在于创新,科学创造要靠丰富的想象,解决问题的途径有许许多多,当你找到既省时又省力,效果又佳的方法,你就能够感受到科学研究带给你的快乐。
快乐教育
王教授是复旦大学20世纪60年代初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任教授,1996年担任首席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加过许多国际学术会议和出访讲学的王教授坦诚地说到了我们和发达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差距。以美国为例,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他们已建立了良好的教育体系,师资力量相当雄厚,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其优势是学术水平起点高,研究氛围好,有名师亲自执教,教育水平领先于其他国家。我们国家过去很封闭,信息交流很匮乏。经过改革开放,我们的学术水平提高了许多,不少的研究成果在世界一流的专业杂志上发表,不少领域的发展得到了国际权威的重视和评价。可我们还应该承认: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怎么办?王迅教授挥挥手臂说:“我们这些老教授要和青年人,包括你们这些未来的一代又一代学生,共同奋斗。”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教育水平再提高一个层次,培养和国际水平接轨的一流人才,向尖端科研冲击。大学、中小学教育要提倡快乐学习、快乐教育。
中国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中国的学生素质相当高,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已经加入WTO,我们有很多的机遇也有不少的挑战。国外看中的正是我们一流的学生资源,这对我们自身的教育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师资水平,培养一流的人才。把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生培养好,我们的明天一定会充满朝气和希望。
快乐生活
王教授并不提倡只顾事业,而忽视了对家庭的关爱。他认为一个人对社会对家庭都是有责任的,应该两者兼顾。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出牺牲。比如25年前,像他一样的科学家,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而对家庭难免就照顾不周,但现在也不觉后悔,因为只有国家实现繁荣富强,才有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快乐。
王迅教授是一位科学家,但他也有许多的爱好,他对古典文学作品、诗词有浓厚的兴趣。他爱好京剧,往往在工作忙碌的时候成为一种调节。应小记者提议他为我们表演了一段京剧唱段《秦琼卖马》,那清晰的吐字、流畅的旋律、有板有眼的唱腔,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拍手叫好。他说:“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对艺术兴趣的培养也很重要,新一代青少年应有这样的综合素质。”王迅教授认为传统非常重要,我们积累的经典文化应该继承。
经过这次采访,小记者们收获很多,重要的是懂得了好好学习对未来将产生的巨大作用,也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即使现在考试成绩不太理想那也没关系,这并不说明将来自己就一定无所事事,只要不断努力、不气馁,善于总结终会有成功的希望。临采访结束前王迅教授应邀在我们的采访本子上写了一句题词,并和大家合影留念。
本刊记者: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 中预(4)班 顾晨
静安区实验学校 四(4)班 黄厚
报童小学 五(2)班 李文君
交大子弟小学 五(3)班 陈燕
采访摄影:陈燕
指导教师:马尔巡
首页 |